中國安防制造業的迅猛發展,催生了安防服務業的興起如報警運營服務等,安防產品和服務也從*垂直市場向商業及民用市場不斷延伸。然而,與中國安防制造業的一日千里相比,報警運營服務等安防服務業的發展卻躑躅不前,淪為與“中國安防制造”極不般配的“中國安防服務”。
報警運營服務作為安防市場重要的服務行業,在中國市場起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,在中國安防業飛速發展之時,報警運營服務業所能提供的服務內容依然屈指可數且乏善可陳,運營商大多為本地化運作中的小規模公司,服務對象也大多集中于小范圍的*市場,而商業及民用市場開發進展緩慢。行業整體發展滯后,這其中原因何在?又該如何促進報*務市場又好又快發展?
服務內容突破單一性
與傳統的保安服務不同,報警運營服務是以信息服務為基礎,采用現代化的新技術、新業態和新服務方式向社會提供高附加值、高層次、知識型的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的現代服務業,具有高技術、網絡化、大區域共享等特征。此外,報警運營服務不局限于本地,它是大范圍、跨區域的接*務。然而,我國報警運營服務業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。
當前,我國報警運營服務主要包括聯網、報警、接警后處理和出*務,但用戶需求*大的還是報*務,其主要服務內容還是接警后出警核實警情,隨后聲音監聽、視頻監控判斷警情等服務,這些警情都將傳輸到統一的運營中心,然后對警情進行復核,分辨真假報警,并對報警做出合適的處置。
“隨著‘平安城市’建設的深入開展,高清化、智能化建設、綜合指揮調度實施的趨勢,將對安防技術的要求進一步加強,市場將更加依賴綜合型技術型服務公司,它必將帶動國內安防運營服務業的多樣化發展,如*化系統維保、系統管理與值守等。”
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深化,報警運營服務也將注入更多增值服務。“報警運營服務將擴展到包括咨詢、集成、維保、報*務、人力保安以及值機服務等等。總之,能夠有效避免損失或將損失降至*少,就是市場和用戶所真正需要的。”
服務運營商良莠不齊
目前,我國的報*務行業企業運營規模不一,企業性質各異,地區性比較強,分布較散,優勢和服務范圍各有千秋,不同的運營模式也各有所長所短。國內市場上眾多報警運營服務企業的運營模式大致分為三類。
一是由國有保安公司運營的區域報警中心,將接警中心設在公安110指揮中心,由公安各派出機構負責處警。這類國營報*務公司屬于政府警備,具有直接、處理全面的優勢,但用于報*務出警的警力有限,因此響應可能不及時。
二是由報*務公司運營的聯網報*務中心,建有自己的接警中心平臺和處警隊伍,它們擁有成熟的平臺技術,同時又吸納了本土安防的人力物力資源進行整合,能夠滿足大部分用戶的服務需求,但費用較高且人力資源配備有所不足。
三是由社區物業運營的局域聯網報警中心,面向社區,針對家庭用戶提供報*務,這類服務商有如民營及社區報警企業等,這類企業收費相對低廉,針對特定客戶(小區住戶)進行服務,但往往缺乏精細化管理,服務能力范圍小,人員流動較快。
商業及民用市場潛力無限
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應用的深入,報警運營服務所面向的潛在用戶涵蓋各行各業,市場也逐步向潛力巨大的商業及民用市場延伸,但目前的開發進度仍顯滯后。
萬家楊棟梁分析指出,報*務的用戶群主要包括三類:*類就是*重點單位,比如銀行等金融機構、郵政、國防、政府機關單位等,國家對這些單位有法規和標準,這是報*務的剛性需求,而且這累用戶的收費較高、比較穩定,但缺點就是用戶數量較為固定,數量較小;第二類就是以連鎖企業為代表的商業用戶,它們雖然沒有法規和標準的強制性,但也有靈活報*務的需求,然而因為分布的區域較廣,對服務提供商的系統平臺的要求較高,且此類用戶對成本的控制會更加嚴格;第三類就是家庭用戶,它們的市場規模特別龐大,但市場的培育尚未完成。
從行業和商業角度看,報警運營服務主要面向商鋪、學校、中小型企業等行業,其中商鋪、連鎖教育機構、學校等市場需求較為迫切,因這些用戶單個規模較小,無法像大企業自身擁有完整的安保體系,而通過報警運營服務商的報警運營服務,相對自身建設維護,在成本、成熟度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。從長遠來說,面向個人家庭的服務市場將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。
市場化之路能否破局?
報*務業在我國發展已有二十余年,但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。根據當前我國報警運營服務企業的情況,其總體狀況具有地區發展不平衡、總體尚未形成規模以及企業有待充分市場化等主要特點。